冠军解密:1996年才创办实业的良精集团,迅速成长为“后起之秀”。2002年底,良精集团的销售额已经接近两个亿,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阀门生产企业之一。2003年,良精集团收购了中国八大老牌水泵生产企业——南京蓝深集团,如今良精生产的潜水、污水泵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阀门之乡的“大哥大”
当无数块广告牌出现在眼前,直觉告诉我,温州三桥工业区到了。这些广告牌中,阀门广告最多,良精能在阀门之乡脱颖而出,肯定有它独到的秘诀。
绕过良精的产品陈列室(据工作人员介绍,良精集团是当地最早设立产品陈列室的公司),来到办公楼,会客厅简单而不失大气,一台公司成立初朋友赠送的“三五”牌大钟,“滴答滴答”陪公司走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
一个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大步走进会客厅。“前两天去海南玩,晒黑了,我觉得这样比较健康,不过还是没有古天乐黑。哈哈哈哈……”爽朗地笑着的,就是董事长余胜者,穿着T恤,留了个小平头,很亲切。
董事长办公室,书柜里,除了书还放了一个非常别致的小阀门。见记者有兴趣,余胜者忍不住拿出来,在手上把玩着,向记者介绍起它的来历:“这是一家外国企业到我们厂里来定做的,我觉得像个艺术品,就多做了一个,留下来做纪念。”
敢想敢做,三招决胜未来
神招:创业多次受挫,专注做阀门
1990年,北京要举办亚运会。“机会来了,我想体育场那么大,要是生产望远镜卖,生意肯定很不错。”有了想法,余胜者就跟几个经济宽裕的哥们,筹集了五六万块钱,准备大干一场。
“我们经常半夜才下班回家,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又起床继续去工厂工作。当时温州大桥还没造好,必须绕远路,骑几十公里的路才能到工厂。上百斤的模具,都是自己用自行车带过去的。”望远镜终于做成了。但是,亚运会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余胜者他们根本进不了北京城。再加上当时温州的产品已经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货脱不了手,余胜者成了温州前辈生意人不讲诚信的牺牲品。
之后,余胜者又做过服装,也以失败告终。
余胜者终于明白,做事情只能一心一意。他决定回归“阀门”。
1992年到1996年,余胜者利用本地国有企业的毛坯,自己做委托加工、自己跑销售。经过4年的积累,生意像煮开水,慢慢“扑腾”起来,开始有人专程上门采购。
余胜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打着国有企业的品牌,没有自己的牌子,永远只能替他们做嫁衣裳。我们没有自己的毛坯,只做委托加工,客户也没有安全感。”
1997年,余胜者注册登记了自己的品牌——良精。
瓯北是阀门之乡,但有自己品牌的阀门厂很少,大家都认为,阀门一年做到3000万,已经是极限了。余胜者偏不信:“全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光靠两条腿,能跑出多少业务?我们要创造自己的品牌,才能把企业做大。”于是,良精建立了第一家自己的销售公司,目的只有一个:打造自己的品牌。
但品牌之路布满荆棘。“温州产品要创立品牌,比别人更难。当初我们在外人面前连温州话都不敢讲,都讲普通话。”一方面,产品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另一方面,因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以前的客户成了竞争对手,他们当然不愿意再拿产品给良精加工,业务青黄不接。余胜者说,那个时候的日子最难熬。
亲朋好友都劝余胜者:做委托加工省心又省力,不是挺好的?“只要我们把产品做好,我就不信品牌做不起来。”余胜者不知道哪来的“驴”脾气,偏不听劝。
大庆是最大的石化基地,如果能让他们用自己的产品,无疑是给良精做了一个活广告。余胜者决心打开中石化、中石油的大门。可是,业务人员跑了大半年,磨破了嘴皮,大庆还是一句话:“不要!”“那我们不要钱,免费给你们试用。这总行了吧……”业务员急了。试用后,大庆终于认可了良精的产品,第一年就下了30万订单。从此,良精的品牌路犹如买到了一张通行证,畅通无阻。
险招:率先进驻开发区,第一个吃螃蟹
1998年,东瓯大桥还没开通,瓯北的土地没人要。政府规划在那里开发最大的工业园区,因为政策未定,没有企业敢轻举妄动。余胜者在这个时候又出了让家里人都惊讶的“险招”,要拿30亩地在那里建新厂房。“从3亩到30亩,有人说那么多地方放得满么?的确,那个时候看人家10亩地的厂房,已经觉得是庞然大物了,自己心里也很虚:投资那么大,风险很大。最后,我还是借来钱,成了第一个入户工业区的企业。”余胜者现在还在为当时的决策偷着乐——后来土地涨价,还很抢手,想多要都很困难。
新厂房一建好,余胜者就不用像以前那样,一旦有客户要来参观厂房,就到处借人家的“鸡”下蛋。占地30亩的厂房,在当地特别显眼,加上产品质量过硬,为他招徕了不少客户。2001年,余胜者再次搭准了时代的脉搏,成功完成技改,从此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到2002年已经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阀门生产基地之一。
奇招:南京收购老牌国企
在良精的发展历程中,收购蓝深是不得不提的一笔。
蓝深是国内八大老牌水泵生产企业之一,“蓝深泵”早就是江苏省名牌产品,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泵、阀又有互补性,当传来“蓝深”要改制的消息时,余胜者立马就动心了。“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都虎视眈眈想竞争,但都举棋不定,希望再压低点价格。”兵贵神速,余胜者带着公司的财务人员来到南京,又出了个“奇招”:不仅不压价,还在对方报价的基础上加了价,不到一个星期就收购完毕,2000多万元一次性付清。其他竞争者只好败兴而回。
收购国有企业,良精并不是第一家,但不少都以失败告终。良精的“大手笔”是陷阱还是馅饼?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并购第一年,蓝深就扭亏为盈,迅速成长为泵业的“大哥大”,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如今,余胜者当年“冒险”吃下的30亩土地早已不够发展,占地70亩的新厂房正在建设中,南京蓝深也快搬进130亩的新厂房,市中心的老厂房将被用来开发房地产,良精正在继续加速……
TOP对话
成功靠钻研,更靠专心
问: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答:要想做大企业,一定要专一。像“小猫钓鱼”那样三心二意,最后什么都得不到。认准一种产品,钻进去,下功夫去做,讲诚信,服务到位,慢慢总能做好。同时也要搭准时代的脉搏,每一步都踏得比别人早一点。另外,做事情不能怕苦怕难,坚持就能挺过去。
问:怎么会想到收购蓝深?
答:其实之前我们已经有往泵业发展的打算,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水泵的市场空间很大,发展前景也不错。而且阀门和水泵属于一个体系,经营模式也很相似,很多市场资源可以整合。但是没有设备,也没有人才,如果自己从零开始做,前期投入很大,打开市场也要有个过程。并购却是低成本扩张。蓝深泵做得很专业,很多技术都是从德国引进的,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问:蓝深改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主要是企业员工安置。并购后,对待员工,关键是将心比心。当时只有总经理是这边派过去的,其他都是原来蓝深的人。收购后第一年,蓝深就扭亏为盈。现在我可以不太过问那边,一两个月不过去都没问题。都说收购国有企业的,70%不会成功,我们是相当成功的。
点评
“一心一意做阀门”,良精的崛起之道,就在于它的“专注”和奋进精神。余胜者在几次创业失败后,痛定思痛,终于明白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专一行。于是,在决定回归最初就做过的“阀门”后,他从做委托加工,到创立自己的品牌,从打动国内最大的阀门客户,到收购八大老牌水泵生产企业之一的蓝深,终于越做越大。余胜者和他的良精,成功靠的就是一心一意,“以专立足”、“以质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