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风机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升级,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10月16日,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在山东邹平召开“第三届技术发展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新型高效离心通风机研发成果发布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隋永滨,名誉会长、风机分会理事长苏永强,邹平市副市长陈静,山东开泰集团总经理王瑞国出席会议,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及用户单位的一百五十余位专家学者、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围绕风机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高效产品创新路径及应用实践展开深度交流,并共同见证了具有行业突破意义的新型高效离心通风机研发成果发布。会议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秘书长郭宏主持。
邹平市副市长陈静在致辞中指出,邹平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始终将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邹平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风机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应用。”陈静指出,期待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力,推动更多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在邹平诞生、转化、壮大,助力邹平装备制造产业向“绿色智造”迈进,为全国风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邹平力量”。
山东开泰集团总经理王瑞国致辞指出,公司见证新型高效离心通风机成果发布,深感这是行业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典范。期待与风机行业深化协同,开放应用场景,推动高效风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单点突破”迈向“规模应用”,以更优技术为“双碳”及制造业升级贡献力量。
风机分会技术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树华作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第二届委员会在标准制定、技术研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并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一是聚焦“双碳”需求,重点攻关低能耗、高可靠性风机设计技术;二是深化产业链协同,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应用验证;三是加强国际技术对标,提升我国风机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会议核心环节,西安交通大学秦国良教授发布“新型高效离心通风机”研发成果,引发与会代表高度关注。该系列产品针对传统离心风机存在的“高能耗、低效率、窄工况适应范围”等痛点,通过多学科融合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能效水平与综合性能的显著提升。
据介绍,本次研发项目中,中通协风机分会充分发挥协会职能积极开展组织协调工作,汇聚全行业力量,开展联合攻关,起到至关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其中,西安交大流体机械研究所秦国良教授牵头系统调研和分析离心通风机现状,规划研发方向,绘制全新的型谱,并对各系列气动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优化了通流部分,计算了气动参数并绘制了相应的叶轮形线。
该项目于2025年8月完成全部样机试制和试验工作,圆满完成了研发任务。实现了对原有型谱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优化了型谱布局;改进了离心通风机的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可靠性;规划了离心通风机的基本模型级,形成20个模型机,达到了以较少模型覆盖较大参数范围的目的,有高效节能、高效区宽、气流平稳、噪音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加工制造比以往更为方便。
秦国良表示,“该成果的研发历时长,参与单位多,联合了高校、科研院所、试验机构、材料供应商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等共同攻关,是产学研深度协同的典型案例。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创新产品,为下游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低碳的通风解决方案,同时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提升。”
随后,罗泰风机总工程师冯成戈和章丘鼓风机研究所技术部长汪兴家分别报告了样机试制和测试过程。
中通协名誉会长隋永滨讲话指出,风机作为通用机械领域的核心装备,广泛应用于能源、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其中既有支撑重大工程国产化应用的重大技术装备,也有量大面广的通用节能产品,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下游行业的碳排放与运营成本。当前,在“双碳”目标倒逼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重背景下,风机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能效瓶颈,推动产品向高效化、定制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技术发展工作委员会作为行业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的关键平台,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同期还组织了技术参观与交流活动,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经验的共享与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