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与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万瓦级氦制冷机。该制冷机是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首台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液化模式下氦气液化率达3370升每小时,将应用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为处理核废料提供低温环境。
液氦温区制冷技术不仅能为基础科学研究、医疗设备研发、稀有气体分离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还能为解决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储运挑战性问题提供液氢技术方案,促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万瓦级氦制冷机是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达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加速器、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关键核心装备。
为实现超大型低温制冷技术自主可控,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团队在该领域深耕十余年,成功研制出万瓦级氦制冷机。
据介绍,这台制冷机使用的氦气压缩机、氦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低温换热器、超大型高真空绝热冷箱等核心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其中,超大型高真空绝热冷箱总长约28米、直径超4米、重达180吨;氦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在重载高功率的情况下转速高达10万至15万转每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