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全球最大单体绿氨装置——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四项“全球之最”,标志着中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动力”。其中,中国空分承建的该项目空分装置于6月16日率先成功投产,装置投产以来平稳运行,为合成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氮气原料,打造“原料引擎”。

首战告捷,率先出氮气投产
当首批绿氨从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场顺利发车,该年制3.2万吨绿氢、18万吨绿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利用吉林西部丰富的风光资源发出绿电,通过电解水制氢装置制取绿氢,再将其与空气中的氮气结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绿氨,以广泛应用于化工、交通及电力等领域。而在这一绿色产业链中,中国空分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绿色先锋,充分发挥工程全生命周期价值服务的优势,承接了空分装置项目,通过稳定产出合格氮气,为整个项目打造了高效运转的“原料引擎”。
回溯整个建设历程,中国空分项目团队用 14 个月匠心打磨,并于 6 月 16 日实现空分装置率先投产——随着最后一道阀门开启,空气分离流程全线贯通,氧原子浓度在0.5ppm以下的合格氮气稳定产出。期间,中国空分项目团队与各方通力协作,昼夜鏖战,严格把控质量与安全,高效完成了空压站投用、机组联动试车、裸冷测试、珠光砂装填等一系列任务,为整个装置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坚守奋战,专业保驾护航
从空分装置建设到投产,项目党员攻坚队始终扎根东北平原腹地,靠前冲锋奋战,以“铁军”精神扛起责任担当,化身“装置守护者”,在每个关键节点加班加点奋斗,在装置调试阶段通宵监控,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用专业与汗水践行国家示范项目的高要求,为装置高质量建设及投产运行筑牢安全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冲刺阶段,面对各种极端工况提前预判并制定预案,预冷系统于凌晨三点出现“危机”,项目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成熟的调试经验,快速启动预案,及时稳定工况,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护航项目建成投产。
中国空分将持续深耕新能源领域赛道,依托更强大的工程能力、更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更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服务体系,为能源绿色转型锻造更高效可靠的“核心引擎”,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央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