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泵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紧紧跟随中国水泵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准确把握水泵的发展趋势是中国水泵企业成长的基础。水泵的发展一如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是由市场需求的推动取得的。当今二十一世纪,以环保、电子等领域高科技发展及世界可持续发展为主所产生的巨大需求的背景下,对于包括水泵行业在内的许多行业或领域都带来了技术的变革和飞速发展。中国水泵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泵产品的多元化
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市场的需求。如今的市场需求正是要求产品有各自的特色特点,做到与众不同正是这一点,造就了泵产品的多元化趋势。它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泵输送介质的多样性、产品结构的差异性和运行要求的不同性等几个方面。水泵的安装形式、管道布置形式。维护维修等方面对泵的内在或外在的结构均提出新要求。同时,各个生产厂商,在结构的设计上又加人了各自企业的理念,要加提高了泵结构的多元化程度。
2,水泵产品的标准化与模块化
在产品出现多元化的同时,水泵作为通用产品,总体总量依旧巨大。在市场中,除出现技术性竞争外,产品的价格竞争尤其是通用化产品的价格竞争是必然趋势。在产品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下,要实现产品价格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实现产品零部件的模块化是必须的。在众多零部件实现模块化后,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或改变个别零件的特性,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3,水泵设计水平提升与制造技术优化的有机结合
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泵的设计人员早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如CAD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本身的速度,缩短了产品设计的周期。而在生产为主的制造当中,以数控技术CAM为代表的制造技术业已深人到泵的生产当中。但是,从日前国内的情况看,数控技术CAM主要应用在批量产品的生产上。
4,水泵内在特性的提升与追求外在特性
泵的内在特性是指包括产品性能、零部件质量、整机装配质量、外观质量等在内的产品固有特性,简称为品质。在这一点上,是目前许多泵生产厂商所关注的也是努力再提高、改进的方面。而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的产品在工厂检测符合发至使用单位运行后,往往达不到工厂出厂检测的效果,发生诸如过载、噪声增大,使用达不到要求或寿命降低等等方面的问题;而泵在实际当中所处的运行点或运行特征,我们称之为泵的外在特性或系统特性。
5,新材料新工艺的加速利用
过去这么多年来,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是推动泵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泵用材料从铸铁到特种金属合金,从橡胶制品、陶瓷等典型非金属材料到工程塑料,在解决泵的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环境上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同时新工艺的运用,又更好地使新材料运用到泵的零部件乃至整个泵当中。如国外有些厂商已设计并推出了全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泵。比用一般金属材料生产的泵在强度上毫不逊色,在耐蚀耐磨上更胜一筹。又比如利用新的表面涂覆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同样可解决泵的抗蚀和抗磨问题。新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工艺的运用深入,在水泵领域内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6,机电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现阶段科技领域中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丰富,跨学科的共同研究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作为水泵产品的技术发展亦是如此。以屏蔽式泵为例,取消泵的轴封问题,必须从电机结构开始,仅局限于泵本身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解决泵的噪声问题,除解决泵的流态和振动外,同时需要解决电机风叶的噪声和电磁场的噪声; 提高潜水泵的可靠性,必须在潜水电机内加设诸如泄漏保护、过载保护等措施;提高泵的运行效率,须借助于控制技术的运用等等。这些无一不说明要发展泵技术水平,必须从配套的电机、控制技术等方面同时着手,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提升机电一体化综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