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污泥的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并通过技术开发和政策扶持鼓励和强化“资源化”。
污泥处理行业
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是“十二五”我国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十二五”国家和省部级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科技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内容,2013年到2015年间,还需要完成年处理规模378万吨的能力建设,即日处理能力1.04万吨。若等比例分配投资金额,还需要253亿元的投资建设需求。照这样计算,污泥处理每年的投资建设市场约80亿元。
我国污泥处理行业现状
我国目前的污泥性质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低有机质、高含砂量(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了圆形沉砂池,脱砂效率低;大量的基建、施工建设导致泥砂水排入污水管网系统等)、重金属含量高(工业污水源头重金属处理系统不完善)。由于污泥含砂量高、有机物低、热值低,大大影响了污泥能源化处理的经济效益;由于污泥重金属含量高,直接影响了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能性。
目前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几种。对于污泥的利用,从国外历程来看,国内关键卡在土地利用。没有相应法律标准,也没有放开,这样一来,只能做填埋和焚烧,那么相对出现问题会比较多。“最发达的国家搞污泥农用,次发达的国家搞污泥焚烧,欠发达的国家搞填埋,贫穷的国家乱扔乱倒。”因此,科学的农用才是污泥较为积极、高级的处置方式。但是,有关的标准规范、细节研究目前仍然不到位。
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堪忧
目前,填埋这种原始、粗放的办法仍是我国污水处理厂处置污泥的主要方式。污泥处理技术路线包括干化焚烧、厌氧消化、好氧曝气堆肥等,处理深度各有不同,统一的技术标准难以制定。这导致补贴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存在较大的现实困难。
住建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有99%的城市建设有污水处理厂。国内城市、县每年累积处理城镇污水约445亿立方米,其中产生含水量的污泥超过3000万吨。如此数量庞大的污泥都去哪儿了?据专家介绍,有六成污泥被丢弃或进入土地。
除了技术路线难以选定外,污泥处置的主体工艺选好后,附属工艺的设计仍需要做大量工作。国内的污泥含沙量、黏度高,在适应性、参数方面很难把握,成熟的技术路线和设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一些高浓度的厌氧消化、泥水交换很难选到设备。
在污泥工艺工程推进、产业化的过程中,监督管理缺位,且存在较多低价中标的现象,造成了项目实施滞后,一些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也形成了隐患。经得起考验的示范性工程很少,一年两年下来,系统处理能力衰减度相当厉害。此外,污泥的处理处置更面临着跨行业协作的难题。
污泥收费机制亟待建立
污水污泥如果自身没有收费能力,单靠政府投资,吸引社会资本就非常困难。目前污泥的收费机制包含两个费,一个是污水处理费,一个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费。污水处理费要通过听证、政府审批,而污泥运营服务费则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所应支付的费用,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选择成本最优、服务水平高的运营企业来承担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服务。
国际上污水和污泥的投资比例在1:0.4——0.6,但国内还没开征污泥处置费,污水处理费中不包括污泥处置费,政府只委托污水厂处置水,并未支付污泥处置费。
行业潜在市场达百亿
目前我国年产含水率80%的污泥超过3000万吨,而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版)》,到2015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为3359万吨。如果按照一吨300元左右的平均运营费用计算,我国污泥处理的运营潜在市场达百亿。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版)》,如果要完成《“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内容,2013年到2015年间,还需要完成年处理规模378万吨的能力建设,即日处理能力1.04万吨。若等比例分配投资金额,还需要253亿元的投资建设需求。照这样计算,污泥处理每年的投资建设市场约80亿元。
目前我国年产含水率80%的污泥超过3000万吨,而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版)》,到2015年,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为3359万吨。如果按照一吨300元左右的平均运营费用计算,我国污泥处理的运营潜在市场达百亿。 |